欢迎光临
发现好玩有趣的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「Flight of the Intruder」,这个片名无论你如何翻译,都不会插进「捍卫」两个字。但是,这部 1991 年电影却在台湾被翻译为《捍卫入侵者》,可以想见片商想为这部飞行员电影,沾点《捍卫战士》光的用心。但这部电影确实与《捍卫战士》有所不同,它有美国海军大力赞助,是正派名流出身……更不一样的是……它没有像《捍卫战士》那样掀起热潮,而且票房惨淡。有赖《捍卫战士:独行侠》又引起热议、刚好网飞 Netflix 上架了这部电影,我们必须来看看这部非常不同的空战作品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《捍卫入侵者》电影剧情:越战时美国海军「入侵者」A-6 攻击机的秘密任务

《捍卫入侵者》的主角,是美国海军的 A-6 攻击轰炸机,它是当代空中最灵活的攻击武力,能在超低空飞行,投掷炸弹摧毁地面的萨姆飞弹站,为后方的重型轰炸机队扫平防空武力。机体优秀的行动能力如入无人之境,让 A-6 博得了「入侵者」的美名。但是,《捍卫入侵者》在电影开场的简短介绍里,提示观众入侵者的天生弱点:这台轰炸机上,没有装载任何防御武力。等于当 A-6 冲入敌阵的满天炮火时,它只能靠着飞行技巧逃出生天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这意味着 A-6 飞行员必须具备两种特质:高超的飞行技术、以及可能看不到明天的决死心理特质,而《捍卫入侵者》的开场,便残酷地突显了这两点:1972 年越战末期,飞行员「冷手」杰克与他的投弹手「摩格」,驾驶 A-6 进行夜间轰炸任务。他们以低空飞行躲避北越据点的雷达扫描,要轰炸一处疑似是军事设施的废弃停车场。他们遇到地面军队的攻击,却毫发无伤地穿梭于火网之中,并且成功将目标化为一团火球。可是当他们顺利返航途中,地面农夫开枪击中了摩格颈部,当杰克火速返航航空母舰的过程中,成功完成任务的摩格,却不幸地早已流血过多身亡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这段开场描绘了 A-6 的玻璃大炮特质:它可以对地面定点造成重大破坏,但在面对陆空防御火力时,只能以闪躲或干扰箔进行反制。而且,它的超低空飞行能力,尽管可以隐身于敌军的视野之外,却也容易遭到地面轻武器的伤害,一把幸运的长枪,很可能就能让飞行员丧命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哀痛的杰克陷入了厌世与自我质疑,他们轰炸的停车场就只是停车场,不是任何隐密的军事基地,而他们已经进行过无数次这样徒劳无功的任务,这些无意义轰炸只造成了无辜平民的死伤,甚至是队友的死亡。杰克不明了这场战争持续的目的为何,军队似乎无意赢得越战,只派他们付出宝贵生命,浪费在在捕风捉影的目标上。尽管指挥官法兰克中校训斥杰克这种想法会害死自己,但杰克仍然无法挥去队友死亡的阴影,终日郁郁寡欢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海军航空母舰独立号不断折损 A-6 飞行员,摩格只是其中一位。而更多的飞行员递补上舰,还包括了传说中的飞行员柯尔。柯尔是第三次返回越南战场,而且曾经经历深陷越南丛林逃亡求生的惨痛遭遇,他为何一再回到杀戮之地?令独立号上的官兵对柯尔十分好奇。而怀着心魔的杰克,决定进行一次「真正的」攻击任务,他需要一位同样胆大的家伙担任投弹手。就这样,杰克与柯尔乘着 A-6,深入北越河内市中心,开始进行他们的秘密战争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任务与心魔,《捍卫入侵者》与《捍卫战士》既相似却又大大不同

《捍卫入侵者》与《捍卫战士》似乎有着相似的剧情结构:一群艺高人胆大的飞官健儿们,靠着血气方刚克服不可能的任务;主角的好友不幸早逝,让开朗乐观的主角坠入黑暗,但最终主角仍然克服心魔,起身迎接更巨大的挑战。但是,两部电影剧情的相似之处也到此为止,因为《捍卫入侵者》的故事背景不在阳光猛烈的海滩美军基地,而是让美国陷入泥沼的越南战场。这部电影几乎从头到尾都很严肃灰暗,它当然也没有《捍卫战士》最终全舰开派对的欢乐结局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杰克是这种灰暗虚无的中心,战友之死令他质疑眼前曾相信过的一切,当队友放假到菲律宾苏比克湾饮酒寻欢,他在酒红灯绿的欢乐气氛里仍显得格格不入。电影特别为杰克安排了一段艳遇,让他在拜访摩格遗孀途中遇见了一位美女,共享鱼水之欢。但欢乐仅有几分钟:隔天杰克醒来后,发现女子有个女儿,而她原来也是殉职飞官的遗孀。杰克问她昨晚的一切是否让她想起过去的伤痛,但对方却说,也许自己是想回忆过去的美好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死亡纠缠在 A-6 的里里外外,捆得驾驶员们喘不过气。他们开心地吹嘘今晚要在欢乐街用完几个保险套、分享他们的菲律宾女友最近生了可能是自己的儿子。但是转瞬间,这些吹嘘笑谈,就随著爆炸的 A-6 一起坠入丛林深处。他们为何而战?又为何而死?这理应是一场执行正义的神圣战争,而他们的家乡父老同胞否定这场战争的意义,这些苦闷郁结紧紧拖住轻盈的 A-6,也令《捍卫入侵者》整部电影让人开心不起来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比起冷战时期的《捍卫战士》,描写真实战场的《捍卫入侵者》当然更加严肃。但是,它的严肃却有点三心二意,导致理应冷眼旁观的观众,却被迫与杰克一起陷入混乱的迷雾之中。《捍卫入侵者》像是同时讲述好几个小故事,而这些小故事传达着相似的寓意,却不能融会贯通成一个更大的主题,导致《捍卫入侵者》整体感觉很撕裂,似乎无止尽地一直在相似的疑问上打转。当然,我们知道这种混乱就是越战带给全世界的感受,但《捍卫入侵者》却没有更清晰地传达这种混乱,而是跟着一起昏头转向,似乎想到什么就拍什么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更重要的是,《捍卫入侵者》里没有汤姆克鲁斯:这部电影的三位重要角色,分别是《致命武器》丹尼葛洛佛饰演的恩威并重指挥官法兰克、《前进高棉》威廉达佛饰演的神秘柯尔、以及布莱德强森 (Brad Johnson) 饰演的杰克。理论上,杰克是这部电影的唯一男主角,但是单看《捍卫入侵者》的海报就知道,没人能从上面的三个大头里辨识强森就是男主角──甚至观众压根不认识布莱德强森是谁。而不仅海报如此,电影本身也如此,杰克没有足够的角色性格魅力,让他看起来只是一个充满愤怒的忧郁中二男孩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《捍卫入侵者》当时评价不佳、票房更凄惨,连成本一半都不到。但它的表现不应该如此,因为这是一部理应绝对成功的电影,它天生资源丰厚、后天制作团队强大、甚至连天时都站在它身边──它上映时,碰巧遇上了波斯湾勃发的美伊战争,理论上所有爱国观众都会到场支持这部电影。但是,《捍卫入侵者》彻底失败了……换个角度,以一部越战空战电影而言,这部电影与它描绘的战争下场是一模一样,这也算是个不幸的奇迹了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获美国海军全力支援的《捍卫入侵者》,却令观众更加反思战争得失与残酷

与《捍卫战士》比起来,《捍卫入侵者》才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:这部电影,改编自原为越战老兵的小说家史蒂芬库恩斯 (Stephen Coonts),在 1986 年出版的同名小说。小说里的杰克,基本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:库恩斯确实在 1971~1973 年服役于美国海军,在越战里担任 A-6 飞行员职位,累计飞行时数达到 1,600 小时。而这本《捍卫入侵者》小说,是由美国海军研究所出版,可以说是军方认可的正宗战争小说,连美国总统雷根都是这本小说的书迷,而军事小说之王汤姆克兰西,也同样盛赞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原作小说(左),台版小说译微《闯入者出击》,星光出版社印行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所以,当《捍卫入侵者》要改编成好莱坞电影,美国海军当然要帮亲儿子打点上上下下。你在这部电影里,处处都能见到海军的诚意:电影里所有 A-6 轰炸机、航空母舰、防空炮等等载具或武器都是真实机体,而轰炸机的空中飞行画面、飞弹发射或爆炸镜头,也都是来真的。海军还支援了海王搜救直升机、A-5 攻击机、A-7 海盗二式攻击机、C-2 灰狗式运输机、甚至还有一台米格 17 战斗机等等。可以说,《捍卫入侵者》几乎是美国海军一次精心布置的越战时期阅军大典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《捍卫入侵者》的原始剧本其实更欢乐一点,但是,撰写过《现代启示录》的编剧约翰米辽士,却把初版剧本所有欢乐的部分──包括堪比《捍卫战士》打排球的海军健儿抽大麻片段,通通删除了。很明显地,这次同时担任编剧与导演的米辽士,将《捍卫入侵者》拍成了他自己的《现代启示录》。这部电影事实上没有认真评论美国在越战里的是是非非,你拿任何一场美国参与过的战争来抽换越战,这部电影仍然能讲得通。《捍卫入侵者》重视的,是人类在一个被迫剥除自我的极端情境之下,如何认清自己与重新找到自我定位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编导约翰米辽士。

没有美国人在看完《现代启示录》后,会涌起爱国之心。同样的,《捍卫入侵者》也不会让人更爱国──相反地,这部质疑战争的电影,尽管真的在战争之际上映,但它却像狠狠打了美国政府与军方一巴掌,甚至宛如暗喻波湾战争只是另一场越战……这当然让部分观众压根不可能进场支持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丹尼葛洛佛。

《捍卫入侵者》中丹尼葛洛佛、威廉达佛演出表演生涯最棒角色!

讽刺的是,米辽士并没有让自己的主角找到定位,仿佛他也像自己笔下《现代启示录》的角色一般,迷失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。但有趣的是,《捍卫入侵者》里的其他两个角色却找到了──丹尼葛洛佛与威廉达佛,在这部电影里分别演出了他们自身表演生涯里最棒的角色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丹尼葛洛佛。

丹尼葛洛佛是你在大银幕上见过最优秀的军事领导,他讲话尖酸刻薄,却又鞭僻入里。他严以治军,却又喜欢与新兵菜鸟开玩笑拉近关系。如果今晚舰上放映电影没有香艳镜头,他会要求换片;他还会声称自己是「黑手党第三代」,要菜鸟绷紧神经不要开玩笑。但当下属为队友之死陷入慌乱,他可以立刻变成温柔的熊爸爸,轻声安慰他们心中的不安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威廉达佛。

而《捍卫入侵者》里的威廉达佛,是你见过最性感、最神秘、好感度最高的达福。他饰演的柯尔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神秘的角色──当别人厌恶战争,他却似乎热爱战争;他身陷敌后,抛弃同袍才能活命,但事实却似乎不是如此……而他完全没有想要辩解的意图。但是,威廉达佛本身的阴柔气质,让柯尔这个神秘角色更加饱满又复杂。他似乎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,但却又暗中注意身边人的情绪反应。当达福冷眼冷笑时,在他眼底还能看到一丝不带邪念的温暖。在往后电影里时常饰演疯狂角色的达福,在《捍卫入侵者》里交出他最冷静自持的表演。

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《捍卫入侵者》威廉达佛。

《捍卫入侵者》线上观赏资讯:岁月无法抹灭的另一种精采,值得再回味一次!

《捍卫入侵者》就是这么复杂,30 年后的现在再看它一遍,它仍然不是传世名片。你会发现男主角不吸引人,观影过程中,你也会有种电影怎么还没演完的缓慢迟滞感。但是它有大量的实机飞行画面、还有优秀的配角,而这些与《捍卫战士》不同之处确实精彩,值得令人再回味一次。

现在,你可以在网飞 Netflix 平台线上观赏《捍卫入侵者》。

赞(13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探点库 » 再看一次《捍卫入侵者》: 它不是《捍卫战士》、它占尽天时地利、它是美国海军的亲儿子,却与越战一样陷入泥沼

评论 抢沙发